您的位置: 資訊頻道 >> 政策法規
遲到26分鐘被辭退, 規章制度合理嗎?
政策法規
2021-03-31    作者:百城招聘網    來源:百城招聘網 45055

【案例簡介】


陳某系外企公司員工,平時執行公司班車接送、進公司打卡的出勤制度,公司按打卡時間計算工時、結算工資。2018年10月22日,因班車延誤,致陳某9:26到公司,因其擔心少算工時和工資,就覆蓋了機打考勤記錄,手寫“9:00忘打卡”。


公司遂以陳某違反員工手冊解雇規定“2.不誠信、欺騙行為。包括但不限于:向公司編造、虛構莫須有的事實……”單方解雇陳某。因勞動仲裁裁決公司支付陳某違法解除合同的賠償金,公司遂以法律已授權單位制定規章制度、單位有權懲處員工不誠信、欺騙行為為由訴至法院。


法院經審理認為,陳某行為尚未達到嚴重違紀、足以解除勞動合同程度。規章制度對員工的懲戒,未慮及員工行為原因、過錯、情節或后果等因素,有違勞動法原則,不宜參照適用。



【評析】


用人單位弘揚企業優秀文化,在規章制度中明確要求員工誠信、不欺騙,應予倡導。但將勞動者“誠信、不欺騙”這類道德化要求,直接設定為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。一要看是否與勞動組織管理有關,以免過度擴張企業用工自主權,二要看責任設定是否過重,是否侵害到了勞動者合法權益。


法院有權審查此類規章制度合法性與合理性,考量勞動者行為是否對用人單位利益、勞動組織管理產生重大影響或造成嚴重后果。用人單位超越合理權限對勞動者設定義務、確定罰則的做法不盡妥當,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更是影響到勞動者生存權的最嚴厲懲處,對此必須慎重。


本案中,員工因公司班車遲到,為避免工時、工資少算,自身勞動權益受損采取相應行為,事出有因且情有可原,根據勞動法原則,不宜參照適用用人單位的相關規章制度。


国产精品福利福区第一页-日本一级特黄大片下载-鸥美黄色一级黄色毛片网站-欧美久久一区二区